作為一家老牌云計算綜合服務上市公司,華勝天成正在借助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,通過持續創新和不斷優化服務實現“做大、做強、做優”的戰略目標。就公司最新的定位、戰略布局、未來規劃等問題,華勝天成總裁申龍哲日前接受了同花順平臺的獨家對話。
申龍哲表示,華勝天成于1998年成立,2004年在上海主板上市,今年迎來了創立的第25個年頭。在這25年的發展歷程中,華勝天成積極參與了國家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和數字化轉型,為我國的數字化發展進程貢獻了重要力量。歷經25年的沉淀,華勝天成目前已擁有三家上市公司,通過業務布局的優化和不斷地創新,為政企、金融、電信、教育等行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數字化支持和服務,在傳統賽道上走出新步伐,為我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一、新定位+新戰略應對新環境和新形勢
數字化引發的新浪潮正席卷而來。面對新環境和新形勢,為適應數字化浪潮的挑戰和機遇,使華勝天成在新時代中持續發展,申龍哲組織領導團隊確定了企業的發展思路,提出了“新集成”的新定位,即要以“咨詢設計為牽引、新技術應用為主導、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為核心、整體安全為保障、體系化服務為支撐”。通過五大核心能力,發揮華勝天成更加綜合、全面的作用,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,為客戶提供創新融合、一站式的數字化轉型服務。
同時,華勝天成確定了以“云數為軸,四輪驅動”為業務戰略方向。“云數為軸”,是指充分發揮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技術積累,并以此為底座,實現四輪驅動。所謂“四輪驅動”,就是要積極打造“行業創新數字化、解決方案產品化、產業互聯平臺化、資源外包規模化”這四個方面的核心競爭力,實現業務創新與管理變革,助力客戶積極響應新環境的變化和挑戰,為數字化轉型打造堅實的創新底座。
二、“三+三+三”業務策略加速戰略落地
聚焦三個行業端
通過聚焦數字民生、公安和教育行業,公司能夠專注于核心業務,提供優質的服務,并在這些行業中取得長期的發展,助力加速公司戰略落地,并推動業務的持續增長。
1、 數字民生行業:在數字民生領域,華勝天成專注于社會救助、退役軍人安置和養老等關鍵領域。華勝天成當前已具備了完善的開發能力,并擁有優質的行業解決方案,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數字化民生需求。通過在數字民生行業的持續發展,華勝天成將為社會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公共服務,實現社會效益與商業價值的雙贏。2、 公安行業:圍繞公安大數據、地理信息、刑偵紀偵等方面,華勝天成已積累了豐富的解決方案,通過不斷深耕發展公安行業,公司將提供更強大的信息化工具和技術支持。3、 教育行業:華勝天成已在高等教育、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制定了具體的生態策略和營銷策略。隨著國家對教育領域大力投入,公司將充分抓住機遇,為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持,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。
推廣三大核心解決方案
圍繞新集成定位,華勝天成提出了三個核心解決方案,以實現橫向復制和推廣,為不同行業提供全面的業務支持,滿足各行業的需求。
1、 應急管理解決方案:華勝天成積極圍繞城市應急、消防、社區園區、危化品等領域,實施整體城市綜合應急管理,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應急管理解決方案,以提高城市安全和應急響應能力。2、 混合云管解決方案:在云計算領域,特別是混合云管方面,華勝天成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能力。通過混合云管解決方案,客戶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云資源,提升業務的靈活性和效率。3、 運維管理解決方案:在服務體系建設中,運維管理工具起著重要作用。華勝天成擁有自己的綜合運維管理平臺(BSM),涵蓋應用、網絡和安全等三個方面,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運維管理支持,幫助客戶實現系統的穩定運行和高效管理。
以三大工程推動業務發展
為推動業務發展和實現公司戰略的落地,華勝天成提出了三個重要工程作為抓手,致力于打造新集成的五大核心能力,進一步完善公司的定位。1、 數字新基建:2022年,華勝天成圍繞國家“東數西算”戰略,專注于超大規模數據中心、智能計算和超算中心等方面的新基建建設,已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多個成功案例。華勝天成將繼續深耕數字新基建領域,不斷推進新基建項目,打造標桿案例,為國家數字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。2、 數字能源:華勝天成緊跟國家新能源戰略,重點關注集成商在新能源領域的綜合作用。從發電側到電網側,再到用戶的使用側,以及能源汽車和車聯網等領域開展工作。華勝天成將持續布局和發展,為能源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支持。3、 國產化信創:從黨政到金融,華勝天成持續發揮在信創培訓、測試調優、復雜集成等方面的能力,持續發力、不斷突破,擴展應用領域,專注關鍵基礎設施建設,發揮國產化信創能力,為國家信創發展作出貢獻。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同時也是全面推進《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》實施的起步之年。在這個重要的時刻,作為新一代數字化創新服務的領先企業,華勝天成將在能源、金融、制造、農業、黨政、文化教育等重點領域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,加快數字技術創新和國產化的應用,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!